通榆縣農(nóng)機局在2009年的保護性耕作中采取了新的做法,不僅采用了這幾年白城主推的“不割秸稈(或不刨茬子)、不翻地、不打壟、不鏟地、不趟地”的“五不”技術(shù)要點,還特別實行了“隔壟寬窄行保護性耕作模式”這種技術(shù),這種技術(shù)的使用比前幾年的壟幫單行播種省了近一半工,減少動土,有利于春季保墑,使土壤蓄水能力增強且蓄水集中在苗帶底部,有效儲存天然降水,從而提高了天然降水和灌水利用率。雖然今年通榆遭遇歷史罕見特大伏旱,連續(xù)兩個月無有效降雨。然而,實施了“隔壟寬窄行保護性耕作模式”的玉米收成仍十分喜人。通過測試作物葉綠素、傷流、直徑、根系等,明顯看出實驗田都好于對比田。尤其是作物根系,實驗田長達40厘米,對比田35厘米。通過測產(chǎn)實驗田每公頃達到6800公斤,對比田達到64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