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蘭市:未雨綢繆 因地制宜推廣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
舒蘭市:未雨綢繆 因地制宜推廣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
日期: 2012-04-12  來源:舒蘭市農機技術推廣站 梁洪偉
入春以來,舒蘭市農機技術推廣站總結推廣歷年抗旱的好經驗,未雨綢繆,因地制宜推廣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為打好抗旱保春耕硬仗,實現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奠定基礎。
一是做好宣傳發(fā)動。充分利用新聞媒體、發(fā)放宣傳單等形式不斷加大玉米機收保護性耕作的宣傳力度,充分讓農民認識到玉米機收保護性耕作的重要意義。今年以來,共印發(fā)宣傳資料3000份,媒體宣傳3次。
二是加強技術培訓。在亮甲山,蓮花、白旗等鄉(xiāng)鎮(zhèn)召開了保護性耕作技術培訓班,對“玉米留茬側壟種植技術”和“玉米免耕留茬、寬窄行、休閑種植技術”進行細致講解,接受培訓的合作社、農機大戶、農民近1000余人次,逐步在全市建立了一支玉米生產、免耕播種技術骨干隊伍。
三是突出抓好示范基地建設。為了營造更好的推廣效果,保證農民實實在在的看到、用到先進適用的農機具,舒蘭市農機技術推廣站與吉林市農機技術推廣中心在舒蘭市建立了一個萬畝保護性耕作示范基地。與廠家聯系的50臺示范機,以亮甲山農機技術推廣站進行示范運作,充分利用企業(yè)+基地+農戶的形式,進一步增強和發(fā)揮示范戶的以點帶面的帶頭作用,提高了農業(yè)機械裝備水平,促進農業(yè)和農村經濟又快又好地發(fā)展,為增加農民收益,提高我市的農業(yè)機械化水平做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