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縣百草溝玉龍農機合作社在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及農機局的大力支持下,率先投入23萬余元創(chuàng)建了全縣第一家面積達3000多平方米的工廠化育秧大棚。今年共計育出工廠化秧苗6000盤,能種植20公頃以上。工廠化育秧大棚的創(chuàng)建,走出了一條加快實現(xiàn)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的新路子。
隨著農機購置補貼的實施,插秧機保有量的大幅增加,一家一戶育秧已經很難滿足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的需要,成為制約實現(xiàn)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的瓶頸。為此,縣政府副縣長姜韻曾多次帶領農機局負責同志到百草溝玉龍合作社實地調研,幫助協(xié)調解決工廠化育秧問題。在農機局的積極協(xié)調下,幫助合作社解決了低利率貸款18萬元,并向上級農機主管部門和農機銷售企業(yè)協(xié)調了高速插秧機和全自動水稻育秧播種流水線等配套設備。
工廠化育秧的實現(xiàn),達到了省工、省肥、省本。省工:可以免去一家一戶都要蓋大棚,做秧田的麻煩,省去秧田管理的工時。工廠化育秧與傳統(tǒng)的育秧方法相比每畝可以節(jié)省3—4個勞動日。省肥:工廠化育秧減少秧田肥料的流失,并能有效地控制過量施肥而造成的浪費。工廠化育秧還有力地解決了農戶育秧難的問題,方便了農戶,同時有利于水稻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有利于緩和季節(jié)農忙矛盾,調劑農村勞動力。另外,工廠化育秧與機插配套,更有利于農業(yè)機械化的實現(xiàn)。
工廠化育秧不僅填補了汪清縣機械化育秧的一項空白,還將會突破一直制約實現(xiàn)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作業(yè)的瓶頸,為大面積推廣機插和機收,實行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