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秋收序幕的拉開,為搞好保護性耕作技術推廣資料收集,全面掌握保護性耕作示范區(qū)玉米的產量情況,總結旱田保護性耕作在生產和技術推廣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和應對自然災害時采取的好技術、好措施,準確摸清保護性耕作玉米產量,10月3日,前郭縣農機局聯(lián)合農業(yè)局組成測產專家組,深入到東三家子鄉(xiāng)波牛村、東太平村和西太平村3個玉米保護性耕作示范基地,對保護性耕作玉米進行了測產。
在經歷了嚴重的蟲害風災的情況下,實施保護性耕作地塊的玉米比常規(guī)耕作方式種植的玉米表現(xiàn)出明顯優(yōu)勢:玉米果穗籽粒飽滿,禿尖少,成熟度好。經測產,實施玉米保護性耕作地塊平均產量每公頃達21863斤,相對于傳統(tǒng)耕作,平均增產20%-25%,每公頃減少投入成本1200元,據估算,全縣可增產糧食30萬噸。
這次測產實實在在地提供出了保護性耕作技術實施情況的真實資料。農機局技術人員將對測產對比結果進行科學分析,認真總結,查找經驗和不足,為下一步在全縣大面積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