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源農機站抗洪搶險事跡材料(敦化市農機局抗洪救災先進事跡之二)
2010年7月27日,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降臨到江源鎮(zhèn),全鎮(zhèn)遭受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洪災,全鎮(zhèn)損失巨大,橋梁被毀、公路中斷、供電停止、通訊癱瘓、飲水污染、人民生命財產遭受著嚴重威脅……在鎮(zhèn)黨委、鎮(zhèn)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江源鎮(zhèn)農機站在趙玉海的帶領下展開了艱苦卓絕、波瀾壯闊的抗洪斗爭。
根據鎮(zhèn)黨委、政府的統(tǒng)一安排部署,江源鎮(zhèn)農機站負責夾皮溝村。此時,洪水已經把通往夾皮溝村的橋梁沖塌了,路也沖壞了,車輛根本無法進入夾皮溝村。江源鎮(zhèn)農機站站長趙玉海,站員于志強都是部隊轉業(yè)軍人,在這嚴峻的時刻,他們展示了中國軍人的作風,發(fā)揮了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他們翻山越嶺,趟過兩道河,與鎮(zhèn)上其他兩名機關干部延山路步行十余里,終于到達了被洪水圍困的夾皮溝村。他們顧不上休息,立即投入到抗洪搶險工作中,他們不顧路面濕滑泥濘,冒著隨時坍塌的危險,逐戶進行險情排查,幫助被困群眾轉移,決不漏掉一人。在險情排查過程中,趙玉海在跨越洪溝時,不慎將左腿肌腱拉傷,他忍著劇烈的疼痛一瘸一拐繼續(xù)開展工作。
在抗洪搶險過程中,趙玉海得知在重災區(qū)新發(fā)村居住的老爹老娘的房屋已被洪水沖損,哥哥家房屋被洪水沖毀,自家的15.7畝角瓜地被洪水淹沒,一半的土地被洪水沖走,苦心建造的蛤蟆溝6個孵化池也被洪水沖平。這時的他雖然惦記著自己老邁的爹娘,雖然心里在流淚,然而趙玉海顧不上這些,依然全身心的戰(zhàn)斗在抗洪第一線,營救其他受災群眾……
事后,趙玉海老父親說:“別說現在,平常工作忙時,家里事就根本指望不上自己的兒子,這個時候就更不用說了!”有人問起趙玉海為什么抗洪救災的時候不顧自己家,而沖到抗洪一線營救別人時,趙玉海說到:“這個時候哪顧得上那么多啊,我這算啥啊,大家都在這么做啊,鎮(zhèn)黨委王松一書記在抗洪救災的時候好幾天沒睡覺,嗓子都喊啞了,還繼續(xù)奮戰(zhàn)在抗洪第一線。我做為一名干部,我的任務就是服從領導,服從指揮,組織安排我到哪里,我必須第一時間趕到,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至于我的父母和我的親人,我相信,組織上會妥善安排的!”這種顧全大局、服從指揮,舍小家、顧大家的精神,充分展現出了一個平凡農機人的風采!
經過全體干部的全力搶險和農民群眾積極配合,夾皮溝村受災村民已妥善安置,沒有人員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