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jié),正值農戶種植中稻的農忙,在廣西那坡縣城廂鎮(zhèn)龍華村,田間地頭盡是一派繁忙景象,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插秧機在田間來回穿梭,將一株株嫩綠的秧苗排列有序地插入水田,與傳統(tǒng)的人工插秧相比,機插秧更有效率。
“我家要種8畝水稻,今天開始插秧了。”那坡縣城廂鎮(zhèn)龍華村農機手說道,“今年主要是以機械種植為主,加上人工輔助,省時省力,而且也有農機中心技術員到我的田里面指導我插秧和后期管理,希望今年有個好收成。”
圖為農機技術人員下鄉(xiāng)推廣插秧機
近年來,隨著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深入實施,越來越多的農戶享受到了政策福利,積極購置先進適用的農機設備,農業(yè)生產機械化水平顯著提升,為那坡縣糧食穩(wěn)面增產提質提供了強勁動力。
“我們通過印制‘明白紙’加強政策宣傳推廣新型農機,并進行集中育秧、農機技術培訓、完善田間農機維修服務等有力措施,全力推進水稻機插推廣示范工作,推動農業(yè)機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轉型升級。”那坡縣農機中心主任介紹說。
機械化插秧不僅解決了傳統(tǒng)插秧作業(yè)勞動強度大、插秧時節(jié)人工緊張等問題,而且先進農機設備的應用,不僅提高了水稻栽插的效率,還推動農業(yè)生產向高效高產的目標前進。據(jù)了解,今年全縣計劃水稻種植6.3萬畝,示范機械栽插150余畝。截至2024年底水稻綜合機械化率為79.65%,其中機耕率97.58%、機播率39.99%、機收率96.55%。農業(yè)機械化帶來的“實惠”,已經得到了廣大農民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