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做A爰大片免费久久|中文字幕51精品乱码在线|久久无码人妻自慰15P|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绿色

一劑“糧”方促重慶糧食產量創(chuàng)新高

日期: 2024-12-18  來源:中國農業(yè)機械化信息網  作者: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趙偉平

 

重慶市梁平區(qū)屏錦鎮(zhèn)桂灣村,村民駕駛收割機在高標準農田中收獲水稻。(攝于2024年9月13日)特約攝影 劉輝/視覺重慶

近日,國家統(tǒng)計局重慶調查總隊傳來豐收喜訊——2024年我市糧食播種面積3047.87萬畝,同比增0.3%;糧食產量1100.73萬噸,同比增0.4%,糧食產量連續(xù)16年增長,創(chuàng)近16年來新高。

“巴掌田”“雞窩地”的重慶,如何在糧食增收上開出“糧”方?12月17日,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調研。

增面積

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同比增長0.3%

仲冬時節(jié),巫山縣雙龍鎮(zhèn)安靜村2000畝的晚熟柑橘林里,村民三五成群在山坡上鋤草、修枝,忙得熱火朝天。樹下是綠油油的胡豆苗,生機盎然。站在山崗上,看著眼前的閑置地又重新種上了糧食,村黨支部副書記陳永國很是感慨:“閑置地盤活后流轉給一家企業(yè)種柑橘,同時林下套種黃豆、胡豆等作物,村里一年增加了五六十萬斤糧食產量。”

萬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糧。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糧食種植面積要求只增不減,如何增?從哪里增?

“大力推進閑置地復耕復種。”市農業(yè)農村委糧油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如盡快復耕淺丘耕作條件較好的閑置地,并優(yōu)先用于糧食生產。我市還深入實施千萬畝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行動,力爭到2027年,改造提升達到“宜機宜耕、能排能灌、高產穩(wěn)產、旱澇保收”標準的農田1000萬畝。

今年5月初,墊江縣長龍鎮(zhèn)長久村集體經濟聯合社負責人劉本權管理的200多畝春馬鈴薯喜獲豐收,平均畝產由過去的1600公斤增加到1800公斤。“‘巴掌田’‘雞窩地’經過高標準農田整治后,不僅連成了片,面積還新增了10%,通過機械化耕種每畝還能節(jié)約60元成本。”劉本權說。

此外,我市各區(qū)縣還通過加強耕地保護和用途管控,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開發(fā)利用冬閑田、調整種植結構等方式,充分挖掘面積潛力。

通過一系列措施,今年我市糧食播種面積達3047.87萬畝,較上年增加8.98萬畝,同比增長0.3%。

選好種

做強“農業(yè)芯”助農穩(wěn)增收

種子是農業(yè)的“芯片”,豐收圖景往往從一粒良種開始。近年來,我市立足山地特色,通過不斷創(chuàng)新提升品種品質,助力糧食增收。

今年,梁平區(qū)碧山鎮(zhèn)龍橋村水稻種植大戶蔣麗英尤其偏愛“精兩優(yōu)1212”水稻品種。“產量不僅高,抗倒伏能力還強。”說起優(yōu)質稻品種,蔣麗英贊不絕口。

前幾年,蔣麗英一直種的是老品種“農兩優(yōu)1988”,這種品種水稻植株高,抗倒伏能力弱,不利于機械化收割,無形中增加了種植成本。而種植“精兩優(yōu)1212”后,不但種植成本下降了,畝產也提升了,今年她的水稻平均畝產能達到650公斤。

無獨有偶。在彭水,新品種紅薯“彭蘇6號”一經推廣,就吸引了石柳鄉(xiāng)正洞平村紅薯種植大戶羅云容的關注。她告訴記者,今年新品種紅薯的長勢很好,產量也很高,一畝地能增加500多公斤。

彭水縣農技推廣中心糧油薯業(yè)科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彭蘇6號”的產量比傳統(tǒng)品種要高15%,今年全縣推廣后,紅薯產量近50萬噸,較去年增加了3萬噸左右,種植戶戶均增收3000元。

市種子站相關負責人表示,得益于新品種的推廣,今年我市農作物品種在品質、產量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其中水稻、玉米品種試驗平均單產分別達592公斤/畝、599公斤/畝,較5年前分別提高了30公斤/畝、26公斤/畝。

提單產

糧食平均畝產達361.1公斤/畝

今年以來,我市明確把糧食增產的重心放到大面積提高單產上,多措并舉推動“三穩(wěn)、一擴、一提(穩(wěn)口糧、穩(wěn)玉米、穩(wěn)大豆,擴大油菜面積,實施主要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

具體而言,就是通過建設高產示范片,開展密植防倒伏技術研究、再生稻配方施肥試驗、增密提單產示范等重大技術集成和重點科技攻關,將成熟技術組裝成區(qū)域性、標準化的增產技術模式在全市范圍內推廣,提升主要農作物單產水平,確保我市糧食產銷平衡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為全市糧食安全奠定基礎。

為此,去年秋冬種以來,我市選擇一批區(qū)域代表性強、基礎條件好、輻射帶動能力突出的大豆、玉米、馬鈴薯等主產縣,分片區(qū)、分類型、整建制開展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以提高整地播種質量為核心,以培育壯苗構建高產群體為重點,抓住耕種管收各環(huán)節(jié),千方百計提高糧食單產。

大豆、玉米方面,我市在巴南、奉節(jié)、江津等區(qū)縣開展大豆和玉米增密提單產示范工作,其中巴南區(qū)惠民街道顯林村的測產結果顯示,今年大豆和玉米增密提單產示范片的平均畝產達到727.2公斤,增產幅度達31%。

馬鈴薯、春玉米等品種上,在奉節(jié)縣興隆鎮(zhèn)友愛村實施馬鈴薯、春玉米、夏大豆帶狀種植增密栽培示范工作。經實收測產,30多畝示范片平均畝產春馬鈴薯2500公斤、夏大豆112公斤。

市農技推廣總站相關負責人說,通過實施主要糧食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今年我市糧食平均畝產361.1公斤/畝,較上年增加0.5公斤/畝,同比增0.1%。

用農機

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近日,在永川區(qū)五間鎮(zhèn)新建村的中化農業(yè)的示范農場,平整的作業(yè)通道、長長的排水溝縱橫交錯,各式各樣的大型農機在田間地頭來回穿梭,一幅現代化的農業(yè)生產場景映入眼簾。

在農場高粱油菜輪作種植基地示范區(qū),農機人員正熟練地駕駛著旋耕機、覆膜機等進行作業(yè)。“這是新改造出來的16畝多高粱油菜輪作基地,現在耕地、播種、施肥全部采用機械化作業(yè),從平地到栽苗只要3天,不僅提高了農業(yè)生產效率,糧油單產也能增加幾十斤。”中化農業(yè)示范農場相關負責人說。

實現糧食旱澇保收、高產穩(wěn)產,推廣運用現代化的農機裝備和技術是根本。目前,我市已有大中型農機近2萬臺,全市農機化水平達到56.8%。通過機械化生產,平均每畝糧食作物節(jié)本390元,旱地復種指數增加40%以上,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大大提升。

接下來,我市將堅持推進良田、良種、良機、良法、良制“五良”融合,在增加種植密度、提高播種質量、水肥精準調控、減少產量損失4個方面下功夫,全環(huán)節(jié)、全過程、全要素挖掘糧食作物產量,為守牢守住糧食安全底線夯實基礎。

數讀重慶糧食產量創(chuàng)新高>>>

■糧食播種面積3047.87萬畝,同比增0.3%;糧食總產量1100.73萬噸,同比增0.4%

■糧食平均畝產361.1公斤/畝,較上年增加0.5公斤/畝,同比增0.1%

■今年我市水稻、玉米品種試驗平均單產較5年前分別提高30公斤/畝、26公斤/畝

■實施千萬畝高標準農田改造,力爭到2027年,改造提升1000萬畝

■目前,我市已有大中型農機近2萬臺,全市農機化水平達到56.8%

(數據來源,國家統(tǒng)計局重慶調查總隊)

相關內容
    無相關信息
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