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萬順鄉(xiāng)經過改良的鹽堿地正在進行水稻插秧工作,成方連片的稻田,縱橫交錯的水渠,儼然一派江南水鄉(xiāng)的風光。一臺臺水稻插秧機在田間穿梭往復,所過之處,一撮撮秧苗被整齊有序地插到水田里,橫成行、豎成列,蔥蔥蘢蘢,為水田披上一襲綠色的新裝,300多公頃鹽堿地變身“水稻的新家”。
據(jù)了解,農安縣萬順鄉(xiāng)從2022年開始改造鹽堿地,2023年開始種植水稻,今年從5月24日開始栽植,6月10日前結束栽植,預計每公頃可產出水稻9000公斤。隨著科技創(chuàng)新的不斷發(fā)展,農科技術的不斷延伸,當下,鹽堿地卻成了極具潛力的后備“新糧倉”。在鹽堿地上種植水稻,不僅可以改良利用鹽堿地,還能大面積盤活土地資源,解決農田碎片化、積土多、地力低等難題,讓貧瘠的土地變成連片的高標準農田,為保障糧食安全、推進鄉(xiāng)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