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是晚稻集中育秧的黃金時期。5月10日,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西塘鎮(zhèn)紅菱村農機專業(yè)合作社的工作人員開始利用機械流水播種機進行育秧。
現場,工作人員有序地開展作業(yè),先后將育秧盤、育秧基質、種子整齊放入生產線上,隨著生產線的運轉,相繼完成裝土、配水、撒種等工序的秧盤從傳輸帶上出來。隨著流水線的傳輸帶,一盤盤秧盤很快完成。擺放整齊的秧盤將放至育秧大棚里催芽,開啟育秧“加速”模式。
“今年主推的是優(yōu)質大米‘浙禾香2號’,準備了2100公斤晚稻種子,種植550畝,每畝用種量在4公斤左右。”西塘鎮(zhèn)紅菱村農機專業(yè)合作社技術顧問江炳榮介紹,晚稻秧齡期為20多天,為了錯開種植時間,秧苗將分三批進行,預計到5月20日結束育秧。
育秧是一門技術活,機械化育秧的興起,不僅大幅縮短育秧時間,還降低了勞動成本,提高了水稻品質。為促進秧苗更好生長,合作社也積極管理,后期水稻插秧、防治病蟲害等工作也將采取機械化操作。
據了解,嘉善今年晚稻種植面積預計20.2萬畝。下階段,將繼續(xù)搶抓農時,確保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穩(wěn)住糧食安全基本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