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一瓶水,成為中國首富,創(chuàng)造這個奇跡的鐘睒睒,2023年個人財富值約相當于張一鳴+馬云。
這個財富故事聽起來有點高難,而且不可復制,因為像水這種極大量剛需+超高利潤的賽道,本就不多。
在湖南就有一位低調的女種糧大戶,憑一粒米,年銷售額從0躍升到1億元,只用了十年時間,綠色稻米種植面積就超過了10萬畝。
她叫蔣珍鳳,是湖南永州的一位瑤族農村婦女,她所選的米賽道,堪比鐘睒睒的水賽道。
蔣珍鳳(左三)在田間查看水稻長勢。
愛上種大米
蔣珍鳳1980年代出生在湖南永州江華瑤族自治縣農村。
1997年,中專畢業(yè)的蔣珍鳳如愿以償地進入了全縣最好的工作單位之一江華卷煙廠。那是一份令人艷羨的工作,但在隨后的全國煙廠關閉大潮中,江華卷煙廠被關停了。
2003年,年輕的蔣珍鳳下崗了,身份標簽又從工人變回了村姑。身不由已的蔣珍鳳被命運推動著匯入了南下珠三角的打工大潮中。
同很多同時代的同齡人一樣,本來蔣珍鳳的命運已經注定。但偶然的機緣,卻勾起了她一段塵封已久的情結,讓她作出一個逆向改變自己命運的決定:返鄉(xiāng)種田。
說起那段塵封已久的情結,蔣珍鳳就要掉眼淚。她后來讓人給她拍了一個短片,演繹了那段刻骨銘心的情感。
她父親是當地農村糧倉的一位糧食保管員。打小,她與父親的情感聯結,往往就在一粒米與一碗米飯上。
父親對米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執(zhí)念,后來父親不幸英年早逝,這份對米的情節(jié)逐漸傳遞到了蔣珍鳳的身上。
機緣巧合之下,在珠三角打工的那三年里,她接觸到了有機食品。塵封的記憶被喚醒,一個強大的使命感,慢慢在蔣珍鳳的內心被點燃:去種大米,種綠色稻米。
經過一系列命運的轉寰與變故,2006年,那一年她24歲,風華正茂,她又回到了故鄉(xiāng)的土地上,從此與土地不離不棄。
用愛種大米
蔣珍鳳從親朋好友那里借了20多萬元,一上手就干起了打米廠。
她從四鄰八鄉(xiāng)村民那里收稻谷,加工成米,再賣出去。
但她一上手就遇到了新問題,她從村民那里收購的稻谷,品種雜多,品質不齊,商品性差,有的賣不出去,有的賣不出好價錢,一年下來,就虧了幾十萬。
用現在的話說,她遇到了農創(chuàng)的一個普遍問題:供應鏈不穩(wěn)定。
她很快意識到,這種買進→初加工→買出的簡單商業(yè)模式不可行。
她必須從源頭上控制供應鏈,做出差異化產品:租田種地,種有機大米。
田間作業(yè)的農機。
為了從源頭上保證品質,蔣珍鳳開車三個多小時,跑到離打米廠100多公里的深山里,在瑤山深處,投入160多萬元租了1000多畝山田、梯田種有機稻,一租就是6年。
每天她都在焦慮中度過,一個方面擔心這人員流失,找不到人;另一個方面,又擔心大量用工,帶來巨大的虧損。
很快又碰上了福壽螺泛濫成災。因為種植的是有機水稻,為了避免農藥殘留,所以不能使用化學農藥。無計可施的蔣珍鳳只能一口氣請了20多個人下田撿福壽螺。一天只能撿2000多斤,而人工工錢是100元左右/人,人工費就要2000多元。但這是個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正在蔣珍鳳急焦頭爛額之際,在一個當地老人那里了解到一種民間偏方:茶枯餅。
于是蔣珍鳳一口氣弄到兩萬斤茶枯餅,一畝稻田撒20斤,果然,不到兩天,福壽螺的數量就明顯減少,一個星期之后,就沒有有福壽螺禍害秧苗了。
這樣種稻,一畝總成本算下來要2000多元,一年下來,蔣珍鳳不僅沒掙到錢,還欠了60多萬元的外債。
2009年,不服輸的蔣珍鳳再次做出一個大膽決定:創(chuàng)辦同豐糧油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也就是后來的湖南瑤珍糧油有限公司。
湖南瑤珍糧油有限公司。
跟大米“死磕”
蔣珍鳳沒有被困難擊垮,反而接二連三的挫折,激發(fā)了她骨子里的不屈和堅韌,跟大米死磕。
帶著孤注一擲的決心,她對公司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2015年她毅然做出三個決定:實施稻谷加工智能化改造工程、品牌升級以及導入現代化管理制度。
公司財務吃緊,又要砸進去這么多錢搬遷建廠房、購買機器,很多人都持反對意見。
現代化的大米加工工廠。
蔣珍鳳力排眾議,貸款2000多萬元到賬后,蔣珍鳳開始新建廠房,并購置了全套烘干設備,一天可以烘100多畝,1000多畝十天就可以烘干了,成為湖南省首個集稻谷烘干、倉儲、加工于一體的全自動化、全智能化的稻谷收儲、加工處理系統(tǒng);導入ERP系統(tǒng),建成瑤珍企業(yè)級工業(yè)互聯網平臺,真正實現從種植到生產到銷售全流程可溯源管理。
2015年,水稻種植基地擴大到2000多畝,合作基地有10000多畝。
2017年,蔣珍鳳將全國各地的經銷商邀請到她的水稻種植基地參觀,介紹自己的種植模式,并鄭重承諾任何質量問題都可以包退包換,賣不掉的大米可以全部退貨。
這一年,瑤珍的銷售網覆蓋全國30多個省份、230個城市,長期合作客戶近3000家。
打包出庫的“瑤珍”優(yōu)質大米。
2019年,蔣珍鳳對“瑤珍”品牌進行了重新定義和策劃,從戰(zhàn)略高度對瑤珍品牌進行了全方位品牌升級。
2020年,公司水稻種植基地總面積達到近10萬畝,涵蓋有機水稻種植基地、綠色水稻種植基地、優(yōu)質生態(tài)水稻種植基地,銷售額同比增加30%以上,輻射農業(yè)人口約8萬人。
2021年,蔣珍鳳親身上場干起了直播帶貨,創(chuàng)造了銷量奇跡。同年10月,瑤珍品牌入選湖南衛(wèi)視“稻花香里說豐年”國慶特別節(jié)目,蔣珍鳳作為現場湖南8大湘米品牌中唯一一位企業(yè)老總受邀參加節(jié)目直播。
如今的瑤珍,成為湖南省唯一通過國家生態(tài)原產地產品保護認證的大米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