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源市大力推廣水稻全程機械化技術(2006-07)
遼源市大力推廣水稻全程機械化技術(2006-07)
日期: 2006-07-18  來源:遼源市農機推廣站 朱景峰
為了進一步提高種水稻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減少用工量,減輕勞動強度,促進水田發(fā)展和農村勞動力轉移,今年遼源市農機部門在全市開展了水稻全程機械化技術的推廣。
近年來,通過農機部門的宣傳和推廣,水稻全程機械化技術在全市機械耕整地、機械排灌、機械噴藥和機械脫粒及加工等方面都得到了廣泛應用,而在機械移栽秧苗和機械收獲方面還非常落后,基本都是人工作業(yè)。水稻秧苗移栽和收獲是水稻生產中非常重要的作業(yè)環(huán)節(jié),季節(jié)性強,人工作業(yè)不僅用工多,勞動強度大,而且效率低、費用大,損失率高,影響了水稻效益的提高和水田的進一步發(fā)展。為解決這一問題,去年以來,全市各級農機部門在抓好水稻機械化作業(yè)技術的基礎上,重點抓了水稻簡塑盤育苗機械拋秧技術以及機械收獲技術的引進和推廣,以實現(xiàn)水稻生產的全程機械化作業(yè)。
今年,各級農機部門都把推廣水稻全程機械化技術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抽調技術人員下鄉(xiāng)落實機具、落實地塊、指導育苗,進行廣泛宣傳。東豐縣農機局在全縣逐個鄉(xiāng)鎮(zhèn)召開現(xiàn)場會,演示機械拋秧技術,講解拋秧機的使用和機械拋秧的優(yōu)點及注意事項等問題,目前,全縣拋秧機已達750臺,其中,今年新增300臺,分布全縣各鄉(xiāng)鎮(zhèn),拋秧面積達到9400公頃。東遼縣重點抓了示范和宣傳工作,他們在遼河源鎮(zhèn)落實了50畝的機械拋秧示范點,從育苗、整地一直到拋秧都進行跟蹤指導,并于5月26日召開了現(xiàn)場會,與會人員無不拍手稱快,廣大農民紛紛表示要應用這項既省時又省力、既減少支出又增加產量的好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