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是中國農歷“谷雨”節(jié)氣,農諺說“谷雨種大田”,東北產區(qū)玉米春播序幕也正式拉開。3月以來,東北地區(qū)大部氣溫偏高2℃~4℃,降水偏少五成至1倍,土壤化凍和散墑較快,利于田間整地、春耕備播。
然而,今年受超強厄爾尼諾影響,極端天氣發(fā)生幾率增大,“南澇北旱”格局初顯,尤其是東北西部地區(qū)土壤失墑加快,部分地區(qū)墑情偏差,農戶盼雨心切。
4月中旬以來,東北地區(qū)西部降水較常年偏少三成至1倍左右,玉米主產區(qū)土壤墑情不一,整體略有偏旱,尤其是內蒙古東南部、吉林和遼寧西部土壤墑情持續(xù)偏差。
17日~19日遼寧、吉林雨量小,對土壤墑情改善有限,加之近期天氣波動較大,地溫上升緩慢,不利于 春玉米適時播種。
從基層了解的情況來看,今年東北主產區(qū)玉米播種整體較去年偏慢5天左右,其中遼、吉主產區(qū)大部處于整地階段,預計“五一”之前展開集中下播活動。
東北臨儲收購制度改革令產地玉米價格整體回調,而市場化改革的進一步深入,令基層對未來糧價走勢預期不高,2016年玉米市場價格的變化已對當前主產區(qū)新季玉米播種造成影響。一方面,行情整體下滑導致玉米種植地租價格明顯下調,是今年產地春播最為明顯的特征,多地降幅在50%左右;另一方面,雖然農戶再租地種植玉米意愿不強,但今年農戶綜合考慮大豆目標價格補貼政策調整及售價、產量等因素之后,種植意向不足,也有農戶在對比效益后改種其他經濟類作物的情況。
當然,2016年種植者補貼發(fā)放 到手,如果2017年政策繼續(xù)加大玉米優(yōu)勢主產區(qū)的生產者補貼,新季玉米調減的實際情況尚無定論。
尤其在內蒙古東部、吉林中西部玉米主產區(qū),從當前農戶備耕情況來看,由于受農戶耕作習慣及生活方式影響,畢竟機械化種植玉米相對省工,不耽誤農民農閑時外出打工,所以整體種植結構大體平穩(wěn)。
從玉米市場走勢來看,5月份臨儲拍賣正式啟動將形成新一輪的“政策市”,無論是利空出盡還是價格觸頂,近段時間以來持續(xù)炒作的政策糧投放屆時將告一段落。同時伴隨新季玉米播種工作的進展,天氣及生長情況將成為后期市場炒作的熱點。
“五一”前,北方地區(qū)冷空氣活動頻繁,內蒙古大部、東北地區(qū)中北部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1℃~2℃,24日當周,東北地區(qū)北部和東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局地大雨。